中國
中國股市三大指數周一(28 日)收盤同步走低,中國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趙辰昕表示,將實施穩就業、穩經濟、推動高品質發展的若干舉措,但市場並未領情。滬指周一收盤跌 0.2% 報 3,288.41 點,深證成指跌 0.62% 報 9,855.2 點,創業板指跌 0.65% 報 1,934.46 點,滬深北三市成交額合計人民幣 1.077 兆元。
中國於近期舉行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決定核准浙江三門三期工程等核電項目,此舉標誌著中國 2025 年國內核電項目審批的首次開閘。此次獲批的核電工程共計五個,包含 10 台新機組。具體項目包括:廣西防城港核電三期(5、6 號機組)、廣東台山核電二期(3、4 號機組)、浙江三門核電三期(5、6 號機組)、山東海陽核電三期(5、6 號機組),以及位於台灣海峽對岸的福建霞浦核電一期(1、2 號機組)。
台股新聞
經濟部今 (28) 日召開貿易救濟審議會,會中就「中國鋼鐵股份有限公司及中龍鋼鐵股份有限公司申請對自中國大陸產製進口特定熱軋扁軋鋼品課徵反傾銷稅及臨時課徵反傾銷稅案」以及「台灣釀酒商協會申請對自中國大陸產製進口啤酒課徵反傾銷稅及臨時課徵反傾銷稅案」產業損害初步調查結果進行審議,2 案均認定有合理跡象顯示國內產業遭受實質損害。
台股新聞
研調機構 TrendForce 今 (28) 日指出,第一季面板驅動 IC 平均價格季減約 1-3%,第二季仍有小幅下滑的趨勢,但變動幅度有限,顯示近年價格持續下跌的趨勢出現緩和,預期金價飆升、中國補貼與美中關稅政策三大變數將持續牽動驅動 IC 價格走勢。
中國官方周一 (28 日) 舉行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新聞發布會,由國家發展改革委、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商務部、中國人民銀行等四部門聯合出席。會上,相關負責人就穩就業穩經濟推動高品質發展的政策措施進行了介紹與說明。發改委:五大方面穩就業、穩經濟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趙辰昕表示,中國將推出實施一系列穩就業穩經濟推動高品質發展的若干舉措。
中國商務部等 6 部門周日(27 日)發布進一步調整離境退稅政策擴大入境消費的通知,滿足境外旅客購物離境退稅需求,進一步豐富市場供給,強化退稅服務,擴大入境消費。一、推動離境退稅商店增量擴容(一)優化離境退稅商店布局。鼓勵各地區在大型商圈、步行街、旅遊景區、度假區、文博場所、機場、客運港口、酒店等增設退稅商店,擴大退稅商店覆蓋面。
台股新聞
中資背景網通設備商 TP-Link 日前傳出,遭美國司法部展開反壟斷調查,台網通廠可望迎轉單,今 (28) 日股價紛紛上攻,訊舟 (3047-TW)、康全電訊 (8089-TW) 均亮紅燈,中磊 (5388-TW) 漲約 3%,神準 (3558-TW)、啓碁 (6285-TW) 均漲約 1%,友訊 (2332-TW) 也走紅。
大陸政經
中共中央政治局上周五(25 日)就加強人工智慧(AI)發展和監管進行第二十次集體學習,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強調,面對新一代人工智慧技術快速演進新形勢,要充分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堅持自立自強,凸顯應用導向,推動人工智慧朝有益、安全、公平方向健康有序發展。
中國乘聯分會秘書長崔東樹上周六(26 日)發文稱,中國進口車進口量從 2017 年的 124 萬輛持續以年均 8% 左右下行,到 2023 年僅 80 萬輛,2024 年汽車進口 70 萬輛,下降 12%。據《財聯社》周日報導,2025 年 1~3 月進口汽車 9.5 萬輛,較一年前驟降 39%,這是近期少見的第 1 季巨大下滑。
國際政經
香港首富李嘉誠賣港口一事有新消息,中國市場監管總局周日(27 日)表示,交易各方不得以任何方式規避反壟斷審查。據《華爾街日報》4 月 16 日報導,長和出售海外港口,將分拆為兩個交易繼續進行。中國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周日對此表示,高度關注有關交易,將依法進行審查,交易各方不得採取任何方式規避審查,未獲批准前,不得實施集中,否則將承擔法律責任。
鉅亨新視界
中美關稅爭端爆發讓美國農產業很受傷。在黃豆、乳清等農產品方面,中國一直是美國頭號客戶。2024 年中國進口的黃豆佔美國黃豆出口約 50%,乳清佔出口總量 40%。隨著中美關稅爭端爆發,讓原本價格更有優勢的美國農產品,正在逐步失去中國市場。「短期內美國乳清已經在漲價,如果長期維持高關稅,可能後續美國乳清生意就沒法做了。
台股新聞
彭博 25 日報導,美國司法部正對中資背景網通設備商 TP-Link 展開刑事反壟斷調查,懷疑其透過掠奪性定價策略擴大市占,市場看好台灣網通族群可獲轉單,包括訊舟 (3047-TW)、友訊 (2332-TW) 當日盤中股價走強,其他包括中磊 (5388-TW)、啓碁 (6285-TW)、智邦 (2345-TW)、神準 (3558-TW) 等,都有望受惠。
台股新聞
隨著美國前總統川普再次提出對等關稅政策,汽車產業供應鏈不確定性再起,雖近期傳出川普考慮暫緩對非美製汽車及零組件課徵關稅,但無論課徵與否,終端車價上漲趨勢難以避免,恐壓抑新車需求,反觀 AM(售後維修)市場,因結構性需求與高進入門檻特性,成為供應鏈中相對穩健的領域,台廠如東陽(1319-TW)與胡連(6279-TW)為全球 AM 件關鍵供應商,在政策風險升溫下更具防禦價值。
美股雷達
隨著美國總統川普推動新一輪關稅措施,中美之間的貨櫃航運量驟降,人們重燃對疫情時期美國商店缺貨的恐慌情緒。根據過去 15 天統計,近期自中國啟航前往美國的貨櫃船出貨量顯著下降。Apollo Global Management 首席經濟學家 Torsten Slok 在週五發布的報告中警告,若情勢惡化,美國商店貨架恐將在數周內空空如也,且若裁員潮波及美國 900 萬名與貨運業相關的勞工及 1900 萬名零售業員工,經濟恐遭遇嚴重下滑壓力。
美股雷達
美國商務部工業和安全局(BIS)當地時間 25 日修訂了《出口管制條例》(EAR),在「未經核實清單」(UVL)中增加 5 個中國實體,同時移除了 3 個中國實體。新增的 5 個中國實體為:Arctic Star Co., Ltd.Henixio Aviation Co., Ltd.Shusum Construction Ltd.SinoWorld International Co., Ltd.Vauxhall International Co., Ltd.移除的 3 個中國實體為:Bada Group Hong Kong Corporation, Limited PNC Systems (Jiangsu)Co., Ltd.Small Leopard Electronics Co., Ltd.目前暫時缺乏上述實體的具體資料,以及哪些產品、技術或行為觸犯了美國的管制規定。
美股雷達
美國總統川普周五 (25 日) 表示,對等關稅不太可能再次延後實施,升高其他國家前來與美國談判的壓力。他還說,除非北京提出「實質讓步」,否則不會取消對中國的關稅,他也相信,金融市場正在適應他的關稅政策。彭博報導,有記者提問 90 天關稅暫緩是否會再度延長,人在空軍一號上的川普回答「不太可能」,還說除非中國有「實質讓步」,否則他不會取消對中關稅。
國際政經
根據路透周五 (25 日) 報導,中美貿易緊張關係在本週出現降溫跡象,中國宣布對部分美國進口商品豁免高額關稅,外界解讀為雙方可能尋求緩解對抗態勢。然而,北京方面隨即否認美國總統川普所稱的「正在進行談判」,再次突顯雙邊訊息矛盾,使局勢難以預測。
國際政經
根據彭博周五 (25 日) 報導,美國總統川普在接受《時代雜誌》(Time) 訪問時表示,美國有望在未來三到四周內與多個貿易夥伴完成協議談判,以換取關稅減免。他強調,談判即將完成,但未排除未來個別國家可能要求調整條件。川普指出:「我想,接下來三到四周我們就會完成協議。
台股新聞
研調機構 Counterpoint Research 指出,2025 年第一季中國智慧型手機銷量年增 2.5%,主要受惠於政府補貼政策帶動。華為以 19.4% 市占率穩居市場龍頭,創下自 2021 年以來新高,銷量年增 28.5%,展現強勁成長力道。
國際政經
美國《CNN》周五(25 日)爆料,中國深圳三家進口代理商當天提供的訊息顯示,中國政府似乎已經悄悄取消對部分美國半導體徵收的 125% 報復性關稅。據《CNN》報導,這幾家進口代理商說,這些豁免適用於積體電路,也稱為微晶片或半導體,他們在周四得知了這項官方尚未正式宣布的豁免消息。